陈其飞号竹香居 1963年生于滨海,农民,自幼喜欢画画,因家贫穷,只好一边种地一边自学。新华社书画院院长王海评其作品从运笔、用墨、布局、敷色等,追求动中有静,静中生动的传统国粹韵致,作品极富空间感,形成独有的艺术语言与风格。
2004年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台湾美协、香港书协等举办的“王屋山”杯中国名人书画大展,荣获美术组佳作奖。
2005年应中国电影家协会特邀,水墨画《水暴牡丹》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奖赛佳作奖。在北京中国博物馆展出。
2006年国画《梅花》《荷花》等多幅入编《中国学者墨迹选集》大型画册。
2007年拜北京新华社办公厅常务书记,新华社书画副院长王海为师。
2007年国画《国色天香》获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举办的中国青少年书画美术大奖青年美术优秀奖。
2007年应香港东方文化中心编委会特邀,名字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
2008年在南京结识了开国将军向守志上将并被他收藏一幅《夜竹》。
2008年加入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
2008年国画《牡丹》获“奥运有我”全国书画作品巡回展览银奖。
2008年国画《青云直上》(墨竹)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人文奥运”书画展银奖。
2008年盐城电视台专访并播出根据其事迹所拍专题片《竹痴》。
2009年接受滨海电视台《看滨海》栏目专访。
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国院频道播放其专题片《翰显飘香》。
2010年9月26日在滨海县第2届书画艺术节期间,在天海元宾馆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采访。
2011年元月4日由南京芳草园书画院院长蔡志芳主办书画展,得到中将郭锡章,少将吕振林、王海菜、乔永立、王春芳、陈乔元和省领导、文化出版局局长施正东和本县领导副县长崔峰、文广局副局长王道荣,省内知名画家丁大军、刘春,著名评论家纪太年很高的评价。北京新华办公厅副书记,新华书画院院长王海寄贺词,海军政治学院副院长徐平将军也寄了贺词,以示祝贺。江苏卫视、南京电视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先后报道。
2011年书画作品两件捐赠,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
2014年应邀参加“绿色青奥盛典”全国唯一一位农民。
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频道》陈其飞作品欣赏,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060期。
2015年应邀参加全球绘画(书法)艺术家作品交流会。
2016年应邀参加江苏书画艺术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7年荣获第八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由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羲之书画报社主办。
2017年由书法报社、书画天地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重阳书画展、刊登在32版。“雪竹”
2018年,作品《雪竹,夜竹》被陆秀夫纪念馆收藏。
2018年,入选省《风采少年》杂志,封底,内页作重点介绍。
同年,在日本大兴市,举办中日友好40周年《世界华人书画展荣获“三等奖”。
江苏省,电视台专访。
省杂志《风采少年》入选封底,内页四个版面,,
省杂志《风采少年》“艺术家“栏目特聘顾问。
我与陈其飞素昧平生,微信上偶遇,见其所画墨竹可观可赏,于是成为微信朋友。后他欲拜我为师,我自觉不够资格,一直以画友相待。后略有了解,知其乃一真正的农民画家 ,白天需下田种地,只有晚上和农闲时 才可搦管挥毫 ,且家有常年瘫痪之子要日夜照料伺候 ,于是愈发对其刮目相看。其飞画竹以古人为师 ,常年临摹不辍 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又于家前屋后遍种青竹,早晚相对,观摩写生。
故其笔下之竹朝气蓬勃,或有月下凉风习习之气,或印雪显高风亮节之骨。东坡居士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廋,无竹使人俗"。其飞以竹为师,以竹为友,画竹不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真乃不俗人生也。数月前其飞来信,请我题斋号一枚,名曰"竹香居" ,这个斋号甚合他用。但如何让"竹香居"三字富有竹之意象,对我来说是难题,思索一晚不甚了了 ,次日晨起,忽有书欲,于是援笔一挥,"竹香居"三字颇有竹香之意也。此则我与其飞之往来故事。前几日其飞告诉我,欲到南京办展 希望我写几句话,于是有此几句鸡肋之言。祝其飞生活幸福 ,艺术之途更上层楼。
徐家康
2018年9月13日灯下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