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濟公,藏天樓主,電影美術師,其書法,繪畫乃工作中必須熟練的技能,在實際拍攝的影視劇中所要求的牌匾,字號及場景設計圖可謂手到擒來。。 此百幅小輯分享長安濟公的書法部分。。 附:知名書畫界評論員知一評論文章~ 《雄渾壯美 寬博厚重》 ——淺論長安公書法藝術 知一撰稿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長安公的字常令我想起曹操這兩句詩的磅礴氣勢,其字之勢一如長安公本人一樣豁達不拘,帶給人如肅風般的力量感和振奮感,字的風骨裡無不透射出其為人的率真和卓爾不群的豪放。 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古意”。所謂“古意”就是歷經千年、存在於審美理想中的歷史性、文化性的傳承。長安公的書法作品既寄於了人生的美好願望,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於傳統品質中靜思巧想,大膽下筆,彰顯筆墨之精妙。他是一位很“富有”的書法家,這種“富有”來自他的學識修養、豐富的人生體驗、樸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懷和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繼承,以及對其他藝術形式的思考和借鑒。 長安公擔任電影製片廠電影美術師。長期以來各類工藝美術、舞臺美術、電影美術考驗著他的各項基本美術功底,鍛煉著他的藝術修養,其書法藝術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體現,若不說是出自他的筆下,大多數人會以為是出自哪個古代大書法家之手。工作之餘,長安公從未停止對書法藝術的追求,豐富的人生經歷就是他創作的源泉。 中國的傳統書法藝術,歷時數千 年,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認真繼承傳統,是當前書法界必急之務,也是每一位真正的書法家所不能回避的。長安公首重對古代名家碑帖的汲取。少時從臨摹曹全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參以二王及唐、宋諸家,轉益多師,廣收博采,融會貫通,逐步形成個人的風格,用“雄渾壯美,寬博厚重”八個字評論長安公的書風,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品讀長安公多幅書法作品,中堂、對聯、橫批等等,篇篇均一氣揮灑,盡顯才情,線條優美,筆墨靈動,備見氣度。我最欣賞的還是其中的小幅隸書,書之為道,至精至微,若無精微,則書法的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當代書法家每受“展廳效應”、“市場價值”等因素的影響,偏重大字宏篇,甚少致力於小隸書者,而我認為,寫不好小字,就很難算得上是位合格的書法家。長安公的小字精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前人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都習慣使用毛筆寫字,時至今日,書法的使用功能已大大消減,可是,在長安公的生活習慣裡,卻長置筆硯,常用毛筆,功多藝熟,自然能精。 一位書法家若停留在別人的書法風格中是沒有出路的。漫步於長安公的書法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其已經建立起來的屬於自己審美趣味的個性。謹嚴穩重的間架結構,章法開闊、動靜自然、用筆老辣,不濕不燥的墨色變化,結字上因字賦型,左揖右讓、左傾右斜的書法形式,既體現了巧妙的構思和靈動的書寫風格,又表現出獨特的意象和內涵。如“天道酬勤”等作品,充分表達了他詩與書的融合,細讀這些作品,無不意在筆先,氣韻流動,其神,其境,其情,灑脫不羈,極具魅力。 縱觀中國的書法藝術,歷來有多種語言表達形式,進而決定其藝術風格必然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勁健,有的磅礴,有的儒雅,有的靈動……長安公的書法藝術也是不拘一格的:“書山探寶”、“宇宙之光”、“文海踏浪”、“惠風和暢”、“漱石枕流”,“瀟灑出塵”等等,均形神兼備、點畫飛揚,於從容自在的舒暢運筆中,可以看出,長安公的書法藝術除了鮮明的個性外,還在不斷的研習變化。涉獵在他的這些書法作品中,仿佛能夠直接感受到他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的作書狀態,那揮筆的頓挫有致和單字結體取勢的欹正變幻,充分體現了他已較精煉的筆法技巧,長安公精彩的書法作品,安排疏朗,搭配自然和諧,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風格沉雄老辣,渾厚蒼勁,篇篇不苟,字字不浮。足見其較高的藝術境界。 藝海無涯,長安公還在繼續向藝術和人生的更高、更深層次攀登和跋涉!我衷心地祝願長安公能藝海拾貝,墨海揚帆,再創高深。 ~2016-6-6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艺术家本人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