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阳刚 并济之美
———记当代著名女钢笔山水画家陈海萍
在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李清照曾被人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杭州,也有一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钢笔山水画家—–陈海萍。
陈海萍,女,杭州人,师从当代著名中国钢笔山水画家郭航先生。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院会员。
早年因受家庭的影响,陈海萍自幼喜欢文艺和画画,参加工作以来,一有时间就喜欢在全国各地旅游,以自已生命的情趣去了解大自然,始终不忘幼承庭训,笔耕不辍,长期的思索和切磋,与自然和社会的碰撞交流,一切人文的自然的真善美元素在她的胸中交融奔腾,挥洒于纸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画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画为境,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于笔尖。以心灵世界映射万象,是中国山水画古往今来的审美趋同。用女性独有的慎敏触角观照中国山水画,我尤喜磅礴峭拔之作,这也是陈海萍对山水画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解读和感认,更是她解读山水画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一种感性体认。
境由心造,怀柔山水。陈海萍是一个从骨子里热爱绘画的人,她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滋养着的心灵世界,以传统笔墨的主调,力求线条的苍遒、沉敛以及灵动的有机结合,注重山水绵延润物之精气,营造别具一格的中国山水画境之美奂,凝聚古今山水之东方元素,使其作品在精神构建的高度上,气势繁茂昂扬,画感苍翠雄岸,最终将“我之情感”寓于山水之内,也可说达到了一种诗书画人四者合一之境地。
“繁而透,空而厚,画之真境也”,这亦是陈海萍山水画之追求。她把奔腾的艺术才气,倾泻于画面之上,山水,就是她的灵魂载体。她善于化险远为夷近,化深幽为简逸,而且将心灵深入的绵绵情愫诉诸毫端,让人如临仙界又恰在人间,无愧为山水画中的上乘之作。”
与山水对话,与山水谈心,陈海萍如是说:“国画要以造化为师,以古人为法,加之对国画艺术的理论,感悟以及不断研习,或可以有成就,若非如此,可能连国画是什么都不会明白……”
国画,就是传统的艺术品种,它必须有中国属性的元素,才会有更大的活力。因为艺术是发展向前的,可能只是因为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画家背景不同而异。纵览古今名画,那些大师几乎都具备诗学上的修养。他们的作品无不散射出辽阔、崇高、自由的诗歌气象。
纵览陈海萍的山水画作品,那种阴柔与阳刚并济之美,散发着一种东方女性对中国文化传统禀持和发扬的操守,这也彰显出她性情和学养的有效溶合。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书”“画”“人”是相通的,一幅画的本身就是一首诗的肌体,它所呈现的,更在“画面”之外存在、延伸、升华,探究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与山水造化之间的“机械性”联系,采用点、染、皱、褶,让山水在绘画之前成熟于胸,陈海萍可谓属当今中国钢笔山水画奇才女。
有人说,诗人和画家是能够参透造化之机的有灵性的高士,擅长于白山黑水间,江南秀柔一身的女画家陈海萍正是如此。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她在多年,经常多方求教,最后师承著名中国书画家郭航先生门下学习中国山水画,不经意几年下来,画艺不断精进,作品不屡屡摘奖。
陈海萍告诉记者,说自己从事山水画艺术领域,也特别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从出道至今已画过百余幅作品,现在的陈海萍还经常以画为友,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及同道中人,其作品被国内外众多友人收藏。
现在“无论忙闲,我每天都要画画,画画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生活就是画画,最大的乐趣也是画画。因为我认为这是兴趣和习惯的问题,我希望我的画作充满生活气息又充满了内心情趣,希望我的作品以更多鲜活的灵魂,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人收藏和赏识。”陈海萍如是说道。
众所周知,艺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心灵成长要素的锻造和升华。也许是常年不辍的翰墨生涯的影响,使陈海萍养成了疏淡简约的生活气度。她热爱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更喜欢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她就像一株散发着清香的兰草朴素而不失品格。她的画轻灵、质朴、清逸、洒脱,一笔一划中宣泄着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理解。格间牧马,纸上飞鸿,作为一位优秀的女画家,陈海萍前方的路正长,她还在快速成长……(郭艺杰报道)
陈海萍部分作品荣获:
作品《春江迎友图》荣获2019首届当代艺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作品《渔舟唱晚》荣获2019第二届“丹青.中国梦” 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作品《峡谷鸣泉图》荣获2019年“中华儿女”全国诗书画精品大赛金奖和2019年度杰出诗书画家荣誉称号。
作品《秋山迎友图》荣获2019年“锦绣中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大赛金奖和2019年度中国书画艺术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
作品《雁荡奇峰图》荣获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颂”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作品《青嶂涧水鸣》荣获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奋斗之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作品《溪山鸟鸣图》荣获2020第二届“百花艺术奖”金奖。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