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辉先生的全景山水使用的艺术语言,不是大笔头的写意方式,也不是装饰意匠稍多的青绿方式,而是高度重视用笔的水墨方式。他以强调丰富空间层次的饱满构图、密集的线皴、笔笔见浓淡的细染,开发了山水画表现崇高之感和天人之思的另一种类型。
吕景辉先生取景宽而广,布局繁而放,丘壑雄而厚,用笔劲而逸,运墨秀而苍,画风朴而纯,望之浩然中不失苍莽,沉郁中时露昂藏,繁密中见天地宽广,虚灵中见气象壮阔。其中也不乏对西法光影明暗的借鉴,也十分重视引进西方的构成意识,且与传统章法中的“势”及“开合起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中,先生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领域,强化了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为现代中国山水画之讴歌永恒的大美别开了新的生面。
吕景辉先生的山水作品从内涵上来论,有气韵生动的妙意。气韵生发,源于对水墨的精湛渲染,可以层层积墨,作苍润魅力。也可以水墨互破,写氤氲意象。再赋以青绿衬托,便是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流丽悦目,把山水表现得如一天清淑气,万里碧榆风。站在这种纤尘不染的山水面前仰观,自有东崖复沓蔽轻雾,西峰峥嵘喷流泉的感叹!风行雨霁,云上山巅,百尺悬瀑,松拔峰矗,石径牧归,他的山水作品有丰富的当代生活气韵,也有鲜明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学高度,是当代文人的新建树!
吕景辉先生也常常放开手笔,着意于大写意山水的尝试,一改温文尔雅的从容而代之以放笔直取的意笔纵横。他以豪放淋漓的笔墨、苍茫郁结的明暗,宏敞响亮的气局,渴求着物我神遇迹化的开悟之境。笔墨随机、放松,富于行草般的书写性,粗笔大墨而不杂乱,横涂竖抹而有节律,心手相应,不滞不碍,是发自心灵的畅达。在笔法上,他受惠最大的是“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以奔放胜。
吕景辉先生用笔劲健、坚实,笔笔中锋,行中有留,勾勒如曲铁盘丝,如高山坠石,用墨则化繁为简,多以干皴、渴点、略染辅助用笔,时或点染一种纯净的色彩。他似乎无意靠墨的递增递减再现空间的由近及远,而是强化用线,以笔胜于墨的线条组织和穿插结构,幻化出山情水境的无限生机,幅幅有古意,幅幅有新机,为他那深厚的人文内涵赋予了诗情画意的完美形式,让人悦目,更让人赏心。
大自然赋予了山水深邃和神奇,而人类,从古至今都未停止对山水的思考和领悟。吕景辉先生钟爱山水,用手中的笔墨,绘出那一抹山,那一抹水,和那一抹情怀。
(文/田野)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