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头条 2023年06月6日
0 收藏 0 点赞 302 浏览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黄嵩良,男,四川省,叙永县粮食工作者,退役军人,公安战士,人民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泸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书法教育学会会员,新时代领航艺术名家,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等。

一九八二年,十月应征入伍到西藏部队服役,复员后安置到叙永县粮食局工作,任粮管员,统计,保卫等,改制后到叙永县黄坭乡派出所联防队员,后到叙永县看守所守大门,零八年通过考试,入专职辅警至今。从小喜爰诗词文学,特别是乡土民歌,顺口溜等,在西藏当兵时曾参加《珠峰诗友》《拉萨河之友》,在《草原诗刋》等多个刋物发表过诗歌,主要是反映部队生活,曾被战友们戏称小叶文福,不惑之年爱上书法,师拜钟钊,二十年如一日,每时坚持练习不低于三小时,用墨三四百斤以上,临帖两百本左右,家中百米长卷无数。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读黄嵩良的书法作品,如读李白、谢灵运的抒情、山水诗,既有文人的温润典雅,又有侠士的粗犷豪迈;既如观连绵不断的逶迤峻岭,又如听一泻千里的江河波涛;既有行云流水的流畅轻快,又有醉舞狂歌的酣畅洒脱。笔锋所指透出一个中国文人博大内在气魄和淡泊高雅的灵魂追求。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黄嵩良书法形态婀娜多姿、美观大方;其想象空间丰富多彩、驰骋千里。既注重表现形式美,又注重表现意境美。观其作品,用墨醇厚凝重、润泽馨香;用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他书写的大字碑帖结合,刚柔相济,豪迈洒落,荡人胸怀;小字圆润活泼,意趣横生,形神兼备,尽显“米体”风骨。深得众人喜爱。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黄嵩良先生的书法创作气象大,书来不是收束谨慎,而是无所顾忌,不斤斤计较刻意描摹其碑刻的圭角,而是呈现自由的挥洒之态。他写字果断、快捷、落笔成形,多有几分骄横和野犷之气的抒发,放得开,收得拢,灵活机巧。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纵论其作,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力量感强。力量感是书法线条美的要素条件之一,能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力道美的感觉。黄嵩良努力遵循古人用笔原则,以中为主、偏侧归中。有偃有仰,提按合度,因势利导、信笔由之。有时点画以露锋入纸,以欹侧代替平整,以简约笔画代替繁复笔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之间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点画之中有一缕浓墨蕴含其中,形成了一种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的力量美。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二是节奏感好。平衡、节奏是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在创作中十分注重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的笔画有规律地交替变化,行笔如仙人舞剑、行云流水;行转提按运用自如、收勒掠努气贯始终;运笔翻转有力、劲挺而富有弹性;跳跃行笔、笔断意连;游丝牵引、血脉畅通;运笔讲究节奏、力度,大胆而不妄为,创意而不刻意,尊古而不保守,努力使艺术语言、线条语言达到“仗剑四海、纵横八方”的豪迈。在虚与实、迟与速、繁与简、和与谐方面也都达到了高度平衡。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三是重章法美。在布局上,黄嵩良先生注重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注重点画线条对空间的整体切割,集点成字、连字成行、疏密得当、计白当黑、平整匀衡、参差错落、变化多姿、起伏跌宕;在创作上,他书前讲究充分酝酿,成竹在胸后再下笔。由于每个汉字的高矮、宽窄不同,在书写时他尽量采用“纵有行、横无列”、大小错落的章法,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他很好地利用汉字的左撇右捺和竖的特点,上下贯穿,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有利于全篇行间错落、穿插自然、行气流畅、布局美观。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国粹艺术名家——​黄嵩良

另外,在整体布局上,他不是将独立的汉字、线条简单地、呆板地拼凑,而是起笔相呼、落笔相应,用“气、血、韵”贯通全篇。通过疏与密、偏与正、向与背、纵与横、枯与润的对比,使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主字与馀字之间排列得当;长短参差如老翁携幼,疏朗密实似计白当黑,真正达到了顺势巧成而不刻意求工,行云流水皆天然自成的艺术效果。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黄老师的作品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ngzhonghao.com/23465.html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ceotheme@ceo.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