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伯鸿{丛晓斌}著名书画家伯鲁之子,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龙华区珂雅美术协会副会长。
丛晓斌1968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自幼随父习画,1985年参加河南省新乡市中山民革艺术学校跟齐白石关门弟子李霞生、李玉振等学习国画,1988年从师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的王明君老师、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陈健老师等。
成就及荣誉
1998年赴深圳定居。至今常年坚持不懈,吸取、传承工笔花鸟大师于非闇、喻继高等绘画精髓,擅长画人物、山水、动物、工笔花鸟等。
2005年,2007年,2012年,2016年5月份在《华人》杂志刊登书画作品。
2008年,香港伟确华粹书务有限公司出版《伯鲁书画选集》有介绍丛晓斌国画作品。
2016年5月份,参加深圳第十二届外来青工文体节美术大赛工笔花鸟《梨花飘香》,《紫气东来》获2个铜奖。
2018年12月第8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凤翔杯”书画展《翰墨飘香》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金杯。
2023年参加第二届“华夏兰亭奖”全国书画名家大赛荣获优秀奖。
其作品深受美术界、收藏家所关注其书画受到一些大的拍卖公司青睐,被广东省拍卖行、深圳市拍卖行等拍卖公司拍卖和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丛伯鸿先生的花鸟作品,注重笔墨与色彩的有机结合,表现出鸟语花香自然万物勃勃生机的清雅之境。近年来,尚一坚持创作,可他始终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学术邀请展,取得了骄人成绩。谦虚、执着、孜孜以求的态度,使其艺术不断提高,不断升华,我相信,他的画作前景广阔。他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程!
丛伯鸿先生善画写意花鸟画,他的作品清晰的体现着自己对艺术实践的开创性探索,他的画既大气厚重,又掺揉着一些细腻与飘逸。他的花鸟世界,尽显和谐与情趣,美不胜收。他善于捕捉一花一物的天趣,融神于景,融情于形。
丛伯鸿先生所作花鸟画,皆从心师造化而出,倾注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画出了大自然的灵秀、生动、淡雅、质朴,使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鲜活的生命,轻松、潇洒、放逸、自然,却无烟尘俗气,颇得“天工巧造,素以为绚”之致。这不仅在于先生有一颗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书卷逸气,境界高华。帧帧佳作,实乃心师造化之功,格逸境空,题跋隽永,浑化纯洁,了无纵横笔墨斧凿之痕,不仅山川如画,而且四季分明,花鸟繁盛,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还有修竹垂柳、苍松金桂,把大自然的四季山水装点得无比秀丽;湖畔的花间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袅袅;泉溪桑间陌上,黄鹂声声,白鹤悠悠,美不胜收……
这说明他的创作之情已达到自然放逸之境也!
画面绘有灵兔、红梅、荷花、奇石等,画意幽雅古朴,静中有动,整体布局合理、井然有序,用笔细腻,色彩有红、绿、青、赭石与墨等精细搭配,动植物融洽自然,可谓大处有气势、细处见精神。
丛伯鸿先生的作品构图简约随意,迁想妙得,不拘形式;人物造型雅致、形象生动、刻画入微,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征;用笔率性、笔法精练、松柔秀拙、变化幽微,墨韵润泽;画面色彩斑斓、设色明丽,格调高雅,灵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他睥睨陈法,不断求索、勇于创新,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丰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丰沛了人生。
看丛伯鸿先生的作画,笔法的自由放纵,画格的清新纯朴,总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画既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又具高雅的笔墨格调,意境超然脱俗。就是这样的信仰与热爱,让绘画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丛伯鸿先生将绘画所表达的情怀融入墨彩的内涵之中,成功地创造了东西方韵律结合的新图式和中国经典绘画的审美新规律。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这是就整个人类活动而说的,那么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专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就更应当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
丛伯鸿先生笔下的老虎或仰天长啸、或虎视眈眈、或凝视溪流、或酣然小想使画面生动传神,很容易触动读者的心灵感应:是作品构图严谨,达到了景情交融。三是把人的内在情感引入到画面之中,历代画家画虎往往凸现虎的威严,奇伟先生突破传统画虎的套式,进行新的美学思考。从环境生态美学角度,从中华文化的积淀中,更从对虎的深入观察中,开拓新题材,提炼新主题。他笔下的虎不仅充盈着勇武雄强之变,甚至离情别绪,这种以拟人化方法的创作,借虎言志、抒怀,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强化、丰富了虎画的意蕴与精神内涵。
艺术魅力在于随感而发、随笔而出、笔随心动、情景交融,有写生的素材、有创作的意识、有把握布局的才智、有驾驭巨制的能力,这是修养、功力、技法、认识与自然生活撞击所迸发出的结晶。那线条的粗细、干枯,点画的浓淡、疏密,随心所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丛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