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悠悠,竹子在我国的国画领域中有很大的声音,无数文人墨客都对竹子充满了赞美,诗人留下了咏竹的诗篇,画家留下了赞美竹子品行的国画,竹子外直中空,喜直而有节,竹子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美好的寓意,同时它也有着国人对于君子品行的追求,纯洁淡泊。
俞朝富先生构图别具一格,生机勃勃,趣味无穷。竹叶繁多而不杂乱,简单又不失韵味。竹叶颜色深浅不一,给人以色彩感和层次感,竹子的枝干和竹叶似有一阵微风扑来,随风摇曳,给人以动感,意味无穷。两只麻雀站立在一节竹子上对望,麻雀在古代寓意自由,勤劳,在封建时代,雀还是爵的象征寓意丰富美好。画面中的竹子节节高,同时又伴有麻雀,寓意好事将要到来。整幅作品秀丽美观,寓意美好。
俞朝富先生笔下的竹子坚韧不拔,气势磅礴,自身虽然纤弱,仍傲然挺立。竹子有风骨,君子有自强不息的品质,竹子与石头相结合,寓意君子要像竹子一样,精神上要坚如磐石,身躯上有坚韧不拔的脊梁。吹向竹子的风就如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磨难,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要坚贞不屈,不轻易低头。高风亮节不仅体现在品行,也体现在具体行为。作品简单干净,意味深远,给观者无穷的想象。
美誉虽多,绘画却难,这是多数画家不愿意创作竹子画的原因。相比起,市场上众多以山、水、松为主的画作,俞朝富先生的这幅山水竹子画,更像是文人墨士翘首以盼的墨宝。清新淡雅的着色,烟雾朦胧的意境,群山悍然的大气,近景组合的悠然,可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致。画作的清净雅致和意境禅意表达到极致,挂于书房清心正气,无疑是绝佳之选。
俞朝富先生对竹子画的研究颇为深入,无论是整体的情景形色构造,还是在细节上的勾勒和美感捕捉都让人惊为叹之。在作品中,采用近景以特写细节为主,远景则视野深远宽阔,以此渲染出整幅画作的气势。他用笔沉着稳健,润枯相间,行笔力度适中,不烈不温,为画面营造了阳刚之气充盈的意象,但其色彩处理于浑厚中又透出典雅,体现了其富有现代绘画色彩审美理念与效果。
世人常把竹子比作人的气节,俞朝富先生作品中,竹子彰显气节,虽然竹干纤细,但却正直,即使有风袭来,枝头随风浮动,但竹腰正直,坚韧挺立,永不弯腰。暗示人们在诱惑来临之际,虽然条件丰厚,但要坚定立场,不趋炎附势。竹子同样不惧严寒和酷暑,四季常青,竹子是君子的化身,寓意着坚持,让无数人为之敬畏。整幅作品将竹子刻画得栩栩如生,无论是竹子的品行还是风骨都刻画的深刻隽永,同时也有着竹报平安的美好寓意,严肃中带有美好的祝愿。
俞朝富先生画作描绘了竹林中一双麻雀在枝头吟唱的情景。枝头的一双麻雀神形兼备,充满着真趣野逸,茂密的竹林清光照人,四周寂静,没有一点市井气息,竹子画法松而柔,挺而韧,处处见笔,没有半点含糊,处处能见到君子的傲骨,其实这都能看出唐云作此幅作品时的软硬劲十足,一双麻雀栩栩如生。正所谓花鸟画上有个“活物”便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价格当然也就上去了。
俞朝富先生描绘了一幅竹林公鸡图,这是一幅写意花鸟画,构图疏朗清爽,笔墨精湛,线条流畅自然。竹有君子之美,也有祝愿平安的寓意、墨竹细细描绘,形象优美,令人赏心悦目,鸡与吉的谐音,有大吉大利之意,画面雄鸡矫健,神采奕奕,竹子秀丽,二者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宁静美好感觉,又有吉祥平安寓意。
俞朝富先生的画作中,线条优美。鸡有吉祥之意,竹,有平安发财之意,作者巧妙的将竹子和雄鸡结合到一幅画中,寓意美好,有大吉大利之意。先生笔下的公鸡,雄姿英发,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充满了阳刚之美。而雄鸡旁的几根秀竹,又给画作添了几丝灵秀之美。十分适于收藏!
俞朝富先生作品时而浓墨重彩,心到笔到;时而蜻蜓点水,笔断意连。在画面的构思上疏密得当,大开大合中尽显鸡的风采,在错落有致的意境中彰显鸡的至尊角色。鲜活的鸡,鲜活的画,带给人们是鲜活的感受和极强的视角冲击力。
竹子,有节骨,自身纤弱但永远坚韧挺拔,中通外直,几经风雨,仍然挺拔,坚韧不倒,宁折不屈。在生活当中,许多人和许多事充满着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防不胜防。我们需要学会永远心安,荣辱淡然,坚持立场与原则,不忘初心,那么在诱惑来临之时,我们就能保持淡然,脚踏实地,在未来的道路上没有束缚,走得更远。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