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头条 2023年04月21日
0 收藏 0 点赞 272 浏览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宋斌渊,笔名文武、晓诵,出生于1951年9月。高级教师,从教40年整,先后在黎墟、义成、狮峰、黄土岗多所中学任过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校长等职。从小酷爱 书法,刻苦好学,勤耕不辍,功底扎实,其书法作品清新秀丽、独具风格,尤以小楷、隶书见长。曾先后荣获全国书法段位大赛一等奖、隶书百家提名奖,并入选过《全国书法美术作品集》、《当代名人名家书画系列丛书》。2013年,曾成功举办“樟树市农村退休教师宋斌渊书法个展”,受到观展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现为樟树,宜春,南昌三市老年诗书画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协会会员。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宋斌渊先生的微小楷书法,清新儒雅,奇而不怪,美而不媚,用笔大胆老辣,不落俗套,沉雄中见瘦劲,浑厚中显骨为,挺拔而劲秀,稳健乃充满张力,活泼仍不失儒雅。书法艺术来源于古人而不被古人所束缚,正所谓:始有法兮,终无法,无法还从有法来。即: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通碑融帖,神酣笔畅,彰显独特艺术之个性,不屈不挠,以坚忍的毅力,拔涉者的意志和精神,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独辟蹊径。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宋斌渊先生的小楷书法平和简静,含奇于正,寓刚于柔,藏筋抱骨,含文包质,秾纤得中,修短合度,真可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其字形近方,笔法秀逸多姿,骨格风华,行笔悠然自得,顾盼生姿,从章法、结字到笔画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笔画沉着刚健,字形或大或小,字势或斜或正。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宋斌渊先生的行书,用笔干净利落,方圆并施,起笔方,收笔圆,下笔斩钉截铁,笔笔中锋。长横细,短横粗。起笔和转折处形态方整,收笔时顿挫清晰。线条瘦硬,道劲有力,寓圆厚于清刚峭拔之中。结构严谨而又疏朗开阔,中宫紧凑,内密外疏。体势险峻,欹中求稳。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使整个字显得精神饱满。整幅作品端正俊丽,骨力刚健。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真正的书家,在真、草、隶、篆的来回锤炼中,最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脉风格才行。宋斌渊先生以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道路。隶书于五体之中,上承篆体,下启楷草,既无篆、草的识读之难,又少楷书的法度之严,其性略同于行书。其正,则可庙堂碑版;其率,则可民间简牍;收放自如,随心去取。正可以陶写胸中意趣,抒发笔底深情。因此隶书一体以其艺术特质,更能与时代相合。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观宋斌渊先生隶书,其隶书不但深具于传统汉隶的正典气象,更是有一股健朗大气的时代风范蕴藏于其中!并且在笔墨的表现上,先生也是有别于俗笔的放肆和粗鄙,其通幅笔墨是以一种平和而又舒展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全篇隶书,没有一丝的轻浮激烈之气,更没有一丝的唐突脱法之意!笔触高古典雅,笔线偃仰交融,字字隶书具圆盈更具于方劲,实乃正雅至臻,典范之作也!

国学文化 · 书法传承——宋斌渊

宋斌渊先生得益于象形文字与人文气韵的涵养。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线条组合的图形,先人在创造言语文字时,就是把看到的对象用线条表达出来,如果说,在西方抽象艺术的诞生是出自西方绘画体系自身形态语言的发展轨迹、思维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而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线为主写意脉络的汉字,它更感性、更富有情感、更多地自觉依附于中国传统理论与东方审美特征。

愿宋斌渊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宋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ngzhonghao.com/23023.html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ceotheme@ceo.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