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文先生不是一个张扬的书写者,尽管他的字里有性情的张力。他是一个取法的标拔者,创作的坚守者,生活的执行者。更多的时候,他是沉默和独守的,他的支点只和书写相关。这些与书写者相关的因素,展现在他的字里,就是朴实、沉静、宽博、高古。
仔细观察丁守文先生的书法作品,会发现各体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来路清晰,都有传统的根基。“来处”是书法的“根”,只有广泛吸收古代留存的精华为营养,才能把“根”扎深。有了“根”,才可能开花结果。而“果”就是“根”的发展。
笔与墨相合亦相争,大笔一挥,枯墨飞白,力与意合,写得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铰笔一转,细笔润墨,写得出牵丝映带,纤纤如新月之出天涯。丁守文先生执笔写行草,书法线条类万物之象,可以作秋鹰逐兔的惊心动感,也可以作激楚浪以成文的翩翩洒脱。丁守文先生全面汲取历代文人书法的笔墨意象,以文化的视角表达书法的人文气息,让侠之勇与儒之雅相依相辅,运化笔墨,浊以静而徐清,安以动而徐生!时时刻刻守此书道,正是道法自然的要妙塑造。
丁守文先生的书法作品博采众长,文采焕然,每一个字都让人流连忘返,行云流水的作品给人感觉特别舒服。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向背、疏密、开合、欹侧、布白、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不但爽朗痛快,而且又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种气势、一种包容、一种博大等感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真正的书家,在真、草、隶、篆的来回锤炼中,最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脉风格才行。丁守文先生以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道路。隶书于五体之中,上承篆体,下启楷草,既无篆、草的识读之难,又少楷书的法度之严,其性略同于行书。其正,则可庙堂碑版;其率,则可民间简牍;收放自如,随心去取。正可以陶写胸中意趣,抒发笔底深情。因此隶书一体以其艺术特质,更能与时代相合。
丁守文先生磨砺书法,非常重视线条的塑造效果,诸书皆成,博涉多优,尤其以洒脱自如的行草作品而称闻书坛!其笔墨精确表现塑造线条的速度和力度,拥有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的法度玄机。大笔一挥,作出长线条,如虬龙蜿蜒,亦如鸾凤徘徊。速度快时如惊雷驰电,速度慢下来时则如落花飞雪!
丁守文先生下笔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飞扬,笔锋游动,擒纵驰张,上下左右,点画间,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他的指腕之间。其书写风格,柔中带刚,变化多姿,传统功力深厚,结体端庄,飘逸清秀,气于贯通,笔墨酣畅淋漓,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古代书法艺术优良传统,可谓称绝。
丁守文先生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厚重雄浑,大气脱俗,端庄稳重,厚德载物,不虚张扬,字里行间尽显淳朴。他用笔飞动自然,在笔笔圆润中,参差错落,浑然一体字与字之间,上下呼应,气脉贯通,流美自然,其书法作品线条隽秀,笔精墨妙,笔法清秀豪放、布局严谨,富有个性。作品如他的为人儒学大气、从容不争、内敛隐让、灵气中不失仁厚之美。先生憨厚儒雅、为人正直、办事稳重。在扎根深厚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其书法又凝聚他的执著追求和鲜明个性。斗方之内,蕴藏恢宏气度、深邃胸怀、睿智思想。
做为艺术家,丁守文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执着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笔力粗犷笔墨酣畅,笔翰涌动气势跌宕,笔走龙蛇,开合有度,激情饱满笔墨娴熟书体多变。
书法,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经岁月积淀、饱经沧桑的人生精华。而书法作品,也展现了书法家对生命的感悟与创见!书法,就是这么一张“神纸”,一旦爱上,便是一生的探索!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丁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