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强,男,湖南衡阳常宁市人,号:斋堂儒探,63年生,职业警察,自幼爱好书法,作品在当地多次展出,系常宁市,衡阳市书协会员。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做学问如此,写书作画同样需要广袤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张先生说:“书法到一定程度就是在书写文化、书写内在修养。书法的技巧通过平时的书写训练是可以达到的,但作为书法艺术最终追求的意境和神韵,则不仅需要客观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学养,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
张先生之书法,除了有力透纸背的千钧力道,也有因气蓄势的千变万化。如果书法只有力,没有势,难免呆板。只有势无有力必是浮滑。他的笔力可凌空杀纸,作力透纸背的表达遂心应手,又可以意在笔先,因气铺陈笔墨,气凝为势,笔未到气已吞,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上下翻飞写动态,临危居高作势态,动与势相互转换,可以把行草作品写得左蹙右盼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横如布阵排云,牵似万岁枯藤!
张先生的书法作品笔划、结构、造型寻求韵味,耐人品尝,充分展示了书写者的豁达与魅力。通过笔画、结构、章法的多变,强化书法的艺术之美,并且突出了传统与创新、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浓与淡、粗与细、轻与重、大与小、正与斜、疏与密、连与断、拙与巧、霸气与秀气等多种变化,使书法艺术进入更高的境界。
仔细品味张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感觉有一种气息在隐隐涌动,有灵动飘逸,又有苍茫古拙,有天然爽利,又有道劲典雅,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心灵的撼动,这正是书法作品的高难之处,也是可贵之处。张先生能有如此成就,绝非朝夕之功,几十年临池不辍,更有诗词文章等丰厚学养加持,所以才能入古出新,形成自家面貌。其点划线质犹如万年枯藤,苍劲老辣,入木三分。当面观其作字,更是气定神闲,一笔不苟,不激不厉,不描不画,不添不补,节奏分明,流畅自然,正所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实乃当今实力派书家,吾学书之楷模也。
真正的书家,在真、草、隶、篆的来回锤炼中,最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脉风格才行。先生以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道路。隶书于五体之中,上承篆体,下启楷草,既无篆、草的识读之难,又少楷书的法度之严,其性略同于行书。其正,则可庙堂碑版;其率,则可民间简牍;收放自如,随心去取。正可以陶写胸中意趣,抒发笔底深情。因此隶书一体以其艺术特质,更能与时代相合。
相信在今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求创新,张先生会融入自我,笔随时代,书写出更加美好的篇章。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张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